Page 20 - ch1-食安概論電子書(tracking test)
P. 20

通的正確意涵:

                                 學習方塊 1-7.  幾種經常犯錯的風險溝通負面表述方式

                     風險溝通不是公眾教育:於食品安全公眾教育中,知識提供者與公眾扮演
                       教師與學生關係,為單向的資訊授予,而正確的風險溝必須是雙向的交流,
                       而媒體通常已經獲知一些資訊,而扮演提問者。

                     風險溝通不是公共關係:公共關係的運作為行銷策略的一環,藉由專家或

                       權威的意見,提昇組織的形象,但是,於風險溝通時,公眾可能對於該風
                       險事件有不同的感知,故不宜以大量的專家見解嘗試說服對方的觀點。

                     告訴公眾某食品是安全並未能奏效:當政府或工業界看到公眾對某一風險
                       事件感到恐慌時,若僅以科學佐證說明該事件並無顯著風險,只會造成公

                       眾認為其意見並未受到重視,更有效的溝通方法是傾聽,並以更具體方式
                       回應他們的關心。
                   資料來源:FAO and WHO, 2006a, Section 4.4.


                   5-2  風險管理架構中的溝通要點

                        風險溝通的定義與意涵易於了解,但是,風險溝通必須於通用風險管理架構

                   (GRMF)中實踐,並漸次形成公司部門的實務見解,同時,雖然風險溝通有其共
                   同學理,但是,各公私部門可依照其文化,經由每一風險事件的處理,持續改善,

                   建立自己風險溝通的制度或標準作業流程。表 1-2 參考本章第三節 RMF 的四個
                   階段流程圖,闡明一些風險溝通的要點(FAO/WHO, 2006a)。

                                        表 1-2.風險管理架構中的一些溝通要點
                   項      溝通要點                                       內容
                   目
                                         於食安事件發生之初,可能有正反面之多方資料來源,各
                   1   辨識食安事件
                                         方均應反復溝通,期能正確定義問題並有共同認知
                                         風險管理者與評估者須負責建立溝通網絡,以利自各領域
                   2   研擬風險文案
                                         專家或工業界收集資料,或是獲得回饋意見
                                         風險管理者無法單獨訂定管理目標,特別是風險評估是否
                       訂定風險管理
                   3                     可行或必要執行,必須與風險評估者密切溝通,決定後,
                            目標
                                         再與其他各方溝通。
                                         主要溝通者為管理者與評估者,最好能面對面密集開會,
                        發展風險管理
                   4                     以利雙方了解彼此的思考差異與立場,雙方也可連線各自
                             政策
                                         的專家參與討論,完成初稿後,再交由其他各方評論。
                                         管理者務必清楚讓評估者了解所欲釐清的問題與範圍、風
                        委辦風險評估           險評估政策、評估報告的格式等,最好藉由面對面溝通,
                   5
                             工作          讓評估逐一提問,直到完全釐清,各單位根據法規及慣
                                         例,必須持續改善,建立最有效的溝通模式。
                   6    風險評估的執           在執行過程中,可以藉由網際網站收集外部的資料。JECFA
                                                            18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