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8 - 中国教育史
P. 68

ࡆັྐğGBOOEVP  ࠆ౼۷؟    ॉ࿹ሧਘ



            新东方在线[www.koolearn.com]网络课堂课程配套讲义                                                                    中国教育史基础详解

                 纵向:小学 6 年(初小 4 年,高小 2 年)中学六年(初中、高中各 3 年)大学 4-6 年;
                 横向:普通学校、师范学校和职业学校


                                                       大

                                                       学

                                                       院


                                               大             专
                                                             门
                                               学
                                                             学
                                               校
                                                             校
                                            师        高     职

                                师           范        级     业           职
                                                  中
                                范           科              科           业
                                                  学
                                学                               初      学
                                校                 校                    校
                                                       级
                                      小                      高级
                                      学
                                      校                      初级
                                                  幼稚园


                 (三)“新学制”的特点
                 1.根据学龄儿童的年龄分期划分教育阶段,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2.初等教育阶段四二分段,有利于初等教育的普及;
                 3.中等教育是改革的核心:修业年限从四年增加到六年,提高了中学的程度;中学分成初、高二级,
            增加了灵活性;实行选科制和分科制,发展学生个性等。
                 4.取消了大学预科,缩短大学教育年限,有利于大学集中精力进行专业教育和科学研究。
                 5. 加强职业教育,兼顾升学与就业;
                 6.师范教育,种类得以增多,程度相应提高,而且设置灵活;

                 (四)“新学制”的课程标准
                 在学制改革的同时,全国教育联合会还组织了新学制的课程标准起草委员会,并于 1923 年公布了《新
            学制课程标准纲要》,对小学、中学的课程设置作了规定。初中课程分为选修课和必修课,高中实行分科
            制。在课程改革上,小学国文改为国语,修身改为公民,并加强了手工、图画课,中学加强了人文科学和
            理科的课程,女子也获得平等的教育权利。

                 (五)“新学制”的历史意义
                 壬戌学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表明中国近代教育制度从效法日本转向美国,虽带有模仿和抄袭痕迹,
            但也经过了中国教育界的长期酝酿和广泛讨论,一定程度上集中了教育界的智慧和经验。它注重学龄儿童
            的身心发展特点,重视民众教育,可以说新学制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新教育制度的确立以
            及中国近代学制体系建设的基本完成。




                                                            68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