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5 - 20200422
P. 105

中國家庭教育理論之探討



                   角色,由於年齡上的差距,祖父母可能覺得疼愛孫兒都來不及了,更

                   不可能用恨鐵不成鋼的態度來管教孫子。又或者子女抱怨老人的教養

                   觀念與年輕世代重視孩子成長有相當程度的不同,而產生婆媳問題、


                   母女反目等齟齬,造成家庭和睦出現問題,甚或家人感情破裂。這些

                   都說明了「教養子女」是不同人不同調的,從文章中的案例看來也是

                   如此。

                         這時究竟要由誰來調和這種家庭教育衝突的狀況呢?吾人以為,

                   政府應適當介入才是重視此一社會通病之道。為了社會的祥和安樂,

                   「法不入家門」已是過時的觀念,因此,政府宜結合教育單位,文化

                   媒體單位、社政單位,共同來減輕此種代間落差的教養問題。尤其是

                   國小教育階段,老師要多鼓勵和教導孩子正向心態,由兒童串連祖輩

                   與父母輩的感情溝通,所以家庭教育不是只有家內自己負責的,學校


                   教育課程中,也應多宣揚。再則社政單位應多做家戶訪視,在執行社

                   福需求查訪時,也要多發掘隱藏在社會裡的高風險家庭的情況。

                         而在媒體方面,政府可要求戲劇節目的編劇,將隔代教養的問題

                   與彌平落差與衝突的方式,在戲劇中做「置入式行銷」,期在老人家

                   看電視或兒童節目中,宣導家庭教育與教養溝通的觀念、方法與技巧。

                   多管齊下,由政府帶頭,充分運用各種政策工具,或可結合非營利組

                   織,以喚起三代(祖、父母、孫)對家庭教育的共識,齊心協力,盡自


                   己在家庭中角色的任務,以降低隔代教養的衝突。























                                                                                                    88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