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6 - 20200422
P. 116

《禮記》對現代家庭教育的啟示



                   料庫所有先秦兩漢的資料,明白出現「男尊女卑」語詞的,其實僅僅

                   出現以下兩筆內容極其相近的資料:

                             孔子遊於大山,見榮啟期行乎郕之野,鹿裘帶索,鼓琴而歌。


                        孔子問曰:「先生所以樂,何也?」對曰:「吾樂甚多。天生萬物,

                        唯人為貴。而吾得為人,是一樂也。男女之別,男尊女卑,故以

                        男為貴;吾既得為男矣,是二樂也。人生有不見日月、不免襁褓

                        者,吾既已行年九十矣,是三樂也。貧者士之常也,死者人之終

                        也,處常得終,當何憂哉?」孔子曰:「善乎!能自寬者也。」《列

                        子‧天瑞》

                   眾所周知,《列子》所載,僅能以蘊藏警示作用的寓言視之,而難以

                   當真。更何況述說「男女之別,男尊女卑」者,本非孔子之言。從孔

                   子回應「善乎!能自寬者也。」也可見那只是榮啟期因為生而為男,


                   而有「自我感覺良好」一類的說詞。

                             孔子遊於泰山,見榮聲期行乎郕之野,鹿裘帶索,鼓琴而歌。

                        孔子問曰:「先生所以為樂者何也?」期對曰:「吾樂甚多,而至

                        者三。天生萬物,唯人為貴,吾既得為人,是一樂也;男女之別,

                        男尊女卑,故人以男為貴,吾既得為男,是二樂也;人生有不見

                        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以行年九十五矣,是三樂也。貧者士之

                        常,死者人之終。處常得終,當何憂哉!」孔子曰:「善哉!能


                        自寬者也。」《孔子家語‧六本》

                   此則資料幾乎與上一則《列子》所載相同,極可有能是孔子的後代,

                   蒐集各種有關孔子的傳聞而加以記錄,因此資料雖有兩筆,其實都指

                   同一件事。此資料雖與孔子有關,但孔子所嘉許榮啟期的,乃在於其

                   懂得善於處窮之道,而非同意其所有說法,以「男尊女卑」自我陶醉、

                   自我安慰而不庸人自擾,也是一種極佳的處世之道。這則資料歷來未

                   受到學界重視,應該不足以構成「男尊女卑」文化流傳的主因。

                   因為孔子作「十翼」的說法曾經為學界的主流說法,所以,讓孔子蒙



                                                                                                    99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