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8 - 20200422
P. 118

《禮記》對現代家庭教育的啟示



                   應以人道順從天道,多施陽德以裕民,陰刑則僅能居於輔弼地位。可

                   惜漢武帝並不受制於董仲舒所彰顯的天道,而是選擇性的擴張「三綱」

                   說的「君為臣綱」權威,連帶的也使「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的觀念

                                                                     1
                   大大伸張,造成「三綱」說的明顯誤用。 中國歷代文化發展,極有

                   可能受到「夫為妻綱」的影響,順勢轉化為「男尊女卑」的觀念,且

                   強化各種「重男輕女」的行為,致使男女不平等的現象日趨嚴重,早

                   已忘卻周代以來所強調的是「男女有別」,本非「男尊女卑」,從本質

                   上而言,兩者的差異實為南轅北轍。

                         無論是對《列子‧天瑞》的「男尊女卑」,或《周易‧繫辭上》

                   的「乾坤男女」,乃至於《春秋繁露》的「夫為妻綱」,都因誤解經典

                   原意而導致文化的扭曲,可見正確解讀經典,進而闡發經典的深刻內

                   容以利後世運用,是目前亟需努力的工作。因此,回歸《禮記》所重


                   「男女有別」的客觀事實,切實理解男女在生理以及心理上的差異現

                   象,進而發揮彼此之所長,從彼此的扶持以達到最佳的協調效果,才

                   是真正的「男女平等」。畢竟,「男女平等」所指的,乃是男女兩性的

                   權力與義務的平等,倘若不以理解男女的生理、心理差異為前提,即

                   無法明辨傳統文化所強調的「男女有別」,乃使 男女各就其性而各盡

                   其職,則無法形成真正的「男女平等」。能正視「男女有別」的客觀

                   事實,也才能規劃妥善的家庭教育內容,適時輔導子女達到最適其性


                   的發展。「男女有別」不但不是追求「男女平等」的絆腳石,而且還

                   是促進「男女真正平等」的重要助力。
















                   1 有關董仲舒提倡「三綱」說的原委以及實際內涵,請參考林素英:〈儒家人倫關係新論──以「六位」到
                   「三綱」的轉化為討論中心〉,收入氏著:《禮學思想與應用》(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3 年),
                   頁 181~226。
                                                                                                   101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