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3 - 20200422
P. 123
中國家庭教育理論之探討
家庭教育對當前科技產品的因應之道
劉葳蕤
台北市萬芳高中校長
壹、 前言
古人有言:「君子役物,小人役於物」,現代西方電子科技大廠也
有句家喻戶曉的廣告詞:「科技始終來自人性」。科技產物的新興創發,
原本是為人所用,為人類生活帶來便利。然而,21 世紀的今日,科
技的大步躍進及無遠弗屆的影響力卻在悄無聲息之間就綁架了人的
心智、行為模式;尤有甚者,更挑戰了許多文化深層的價值觀。
近 10 年的研究報告顯示,新興科技如:網路、手機遊戲、社群軟
體及物聯網等已徹底進入學齡青少年生活之中,而在運用科技便利性
的同時,因著青少年心智未臻成熟之故,無法「役物」,卻反而「役
於物」,而造成青少年網路成癮、手機遊戲沉迷及透過社群軟體帶來
的複雜又淺碟的人際關係等等亂象。而這些讓青少年沉溺而無法自拔
的科技副作用,也不斷在家庭中變成親子衝突的導火線以及家庭教育
的巨大障礙,也挑戰了許多家庭文化原有的價值。使得現代父母深陷
於「想運用科技的便利性以改善生活」卻又「深怕子女沉溺於科技產
物而無法自拔」的嚴重「趨」、「避」焦慮中。也因此,如何因應現代
科技對家庭教育的衝擊也成為 21 世紀現代化高科技社會的父母最急
切的課題。
貳、 新興科技對青少年行為之改變與對家庭教育帶來的衝擊
依據國民健康署(2018),委託台大團隊於 106 年執行之「兒童
青少年視力監測調查」,顯示隨著年齡增長使用 3C 科技產品比率越高,
以手機來說,平日放學後幼童為 44.9%,平均使用時間為 32.2 分鐘,
遇上假日、寒暑假,使用的時間更長。研究也發現,近視(近視以≧
50 度為標準)與 3C 科技產品使用時間長短有關,學童使用 3C 科技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