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8 - 20200422
P. 128
家庭教育對當前科技產品的因應之道
響記憶的保留,也就是長期記憶。儘管這個研究受試者是大學生,但
學者認為,同樣的情形也適用在小學、中學學生身上。
二、新興科技改變青少年行為對家庭教育帶來的衝擊
從上述科技發明對青少年的副作用,可延伸探討現今社會中家庭
教育所面臨的重大挑戰,分析如下。
(一) 可進行家庭教育之場域與時間逐漸消失
現代社會各自忙碌,用餐時間各自不同,以往家人同桌共進晚餐
之場景不再,用餐時家人齊聚一堂親情交流之時間變少,能藉著餐桌
禮儀進行家庭教育(孝慈、長幼之倫理,尊重禮讓的態度及衛生習慣
等生活常規)之機會亦逐漸消失。其次,冷氣房中的電腦遊戲,或手
機千變萬化的數位遊戲逐漸取代了家庭出遊爬山踏青等家庭共同策
劃與執行的家庭活動,甚至訪友、返鄉探親等感情聯繫也大量被視訊
取代。家庭教育中許多品格與生活教育因此而失去潛移默化的機會。
(二) 親子互動頻率變少
網路世代資訊交換速度飛快,但親子互動頻率卻逐漸減少,常見
的家庭場景是家中成員人手一機(電視機、電腦主機或手機),專注於
各自螢幕。雖共處一室卻鮮少互動。很多的父母常常因為工作忙碌,
回到家裡希望可以休息、喘口氣,藉由身邊的 3C 產品,可以快速、
有效地安撫吵鬧中的孩子,孩子玩得開心,大人也大大的鬆了口氣,
這種神速取得的美好景象,讓很多的爸媽百試不膩、樂此不疲。
其次父母可能因為資訊能力落後,或是不熟悉年輕人網路用語,
導致共同話題減少。以往由父母陪伴孩子讀書及完成家庭作業,變成
由 Google 陪伴更有效能。凡此種種都讓親子溝通機會變少,也喪失
了家庭教育的先機。
(三) 社群軟體氾濫,青少年交友狀況父母無法了解
網路也是青少年建立社交關係並促進社交活動的重要場域。但朱
惠瓊(2003)認為網路世界雖很容易交到朋友,卻無法建立有深度的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