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 - 哈佛商業評論2017年6月號 潛力人才的八大關卡
P. 19

高邦 Bong Koh
                                                           「我偏好投資傳教士」

                                                             “ I Prefer Investing in Missionaries”
                                                             高邦(Bong Koh,音譯)曾在舊金山灣區一家傳統創投
                                                             公司任職,並與他人共同成立三家新創公司,之後成立
                                                             KohFounders 這家位於芝加哥與洛杉磯的初創期投資基金。
                                                             他接受《哈佛商業評論》的訪談,說明自己如何評估創辦人。
                                                             以下是訪談摘要:
                                                                 《哈佛商業評論》問(以下簡稱問):創業者是否高估他
                                                             們提出的商業概念的重要性,反而低估他們的呈現方式?
                                                                  高邦答(以下簡稱答):我百分之百相信他們的確如此。
                                                             商業概念顯然非常重要,但我會先過濾掉不感興趣的概念與
                                                             市場,才決定是否安排推銷投資案會議。在最初期階段,如
                                                             果你是天使投資人,或是種子期之前的投資人,根本沒有太
                                                             多資訊,可以判斷新事業是否會受市場歡迎。你必須根據經
                                                             驗猜想是否有市場,並評估投資案的其他條件。因此,許多

                                                             時候必須回歸到一個問題:「你是否相信這個團隊?」對我
                                                             來說,一旦認定某個案件是我想探索的市場機會,上述問題
                                                             就是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問題。我會想知道創業者是否願
                                                             意用盡全力。
                                                                  問:這項研究顯示,對投資人來說,冷靜的態度比熱情
                                                             或活力充沛更具吸引力,你同意這個論點嗎?
                                                                  答:其實,我偏好熱情和活力都很高的創業者。創業者
                                                             不是傭兵就是傳教士,而我偏好投資傳教士,也就是真的相
                                                             信自己正在解決消費者痛點(pain point)的人。
                                                                  問:創業者願意接受指導有多重要?
                                                                  答:我無法造就一家企業的成功。任何宣稱他們可以做
                                                             到的投資人,都太自負了。話雖如此,我的確會尋找能成為
                                                             好伙伴、能接納回饋意見的人。如果創業者在收到回饋意見
                                                             時的防衛心太重,的確很難與他們共事。
                                                                  問:在一次推銷投資案會議中評估這些特質,有多困難?
                                                                  答:我試著不過度注意創業者到底推銷得好不好。有些
                                                             人在求職面談時表現優異,卻是非常糟糕的員工,同樣的,
                                                             也有些人非常會推銷,卻不見得擅長經營。在投資之前,我
                                                             會盡量在推銷會議之外多花一些時間,與創業者相處。這是
                                                             我在舊金山灣區投資不多的原因之一,那裡的交易速度很快,
                                                             在做決定之前,不太有機會與新創公司多相處。













          攝影:名子.武市.阿基洛斯(MEIKO TAKECHI ARQUILLOS)

                                                              版權所有.影印必究| June 2017 |哈佛商業評論 全球繁體中文版  19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