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7 - 創新與創意
P. 187

29.了解人們如何影響我們!說服力背後的祕密




        Persuasion—and Resistance
        艾本.哈雷爾  Eben Harrell
     •  2019 年 12 月號(六堂課翻轉合作困局)

        能有效影響別人的人,他們的祕訣是讓聽眾產生某種感受,然後調整說服技巧,以配合
        聽眾的心理狀態。然而,要如何成為擅長影響別人的人?本文認為,強化「原創性、慷
        慨、同理心、充滿感情」這四種個人特質,將使你變得更具影響力。


        為什麼人們常會相信那些自信的吹牛大王?為什麼專家經常被忽略?


        近年來,民粹主義政客和社群媒體名人的興起,使得許多人開始思考上述問題,出版商
        為了因應這一點,推出許多有關說服藝術和說服科學的書籍。但這些書的作者自己也必
        須要做些說服工作,讓大家相信他們可以對這個主題提出新穎的觀點。畢竟,美國亞利
        桑那州立大學(Arizona State University)心理學教授羅伯.席爾迪尼(Robert Cialdini)

        已在 1984 年出版他舉足輕重的著作《影響力》(Influence)第一版,並在 2016 年出版
        涵蓋廣泛的後續之作《預先說服》(Pre-Suasion)。戴爾.卡內基(Dale Carnegie)的經
        典著作《卡內基溝通與人際關係:如何贏取友誼與影響他人》(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如今已有八十多年歷史。


        新作品中最強大的是《傳訊者:我們該聽和不該聽誰傳遞的消息,理由何在》
        (Messenger: Who We Listen To, Who We Don't, and Why),作者是顧問史蒂芬.馬丁

        (Stephen Martin)和研究員約瑟夫.馬克斯(Joseph Marks)。馬丁曾和席爾迪尼合著書
        籍,書中涵蓋這個領域現在已為人熟悉的許多學術研究:例如,一些明顯無關的特性
        (例如某個人的身高、財富和吸引力等),以及他或她最近是否幫了你的忙,會使那個
        人更具或更不具說服力。


        馬丁和馬克斯的貢獻,顯示了背景環境如何決定我們對不同類型的人會有什麼反應。在
        衝突和不確定的時期,我們會接受所謂的「強硬傳訊者」,這種人展現出主導性或堅持
        主張自己的地位;在較穩定的時期,「軟性傳訊者」表現出熱情、脆弱和可信度,較有

        可能說服我們。因此,可有效影響別人的人有一個祕訣,那就是他們會促成聽眾產生某
        種感受,然後針對聽眾的情況調整說服技巧。


        若想知道這種方法實際運作時是什麼樣子,不妨看看 Showtime 2019 年的迷你影集《腥
        聞教父》(The Loudest Voice)。這套影集探討福斯新聞(Fox News)高階主管羅傑.艾
        爾斯(Roger Ailes)如何利用(並激起)911 事件後的恐懼,以建立龐大的觀眾群和累積
        權力。扮演艾爾斯的羅素.克洛(Russell Crowe),把他刻畫成邪惡的魁梧惡魔。在該

        影集的第四集中,艾爾斯告訴一位年輕記者:「聽著,如果你告訴觀眾要思考些什麼,
        就會失去他們。但如果你告訴觀眾應該有什麼感受,他們就是你的!」理智觀眾的反應
        可能會是:「好噁!」





                                                           186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