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 - 創新與創意
P. 40
9.諾貝爾獎得主教你改變訂契約的方法》擁抱長期
策略伙伴
A New Approach to Contracts
大衛.佛萊德林格 David Frydlinger , 奧利佛.哈特 Oliver Hart , 凱特.維塔賽克 Kate Vitasek
• 2019 年 9 月號(新生態系統經濟)
企業愈來愈仰賴供應商,以降低成本、改善品質、驅動創新,而傳統契約無法達到這些
成效。因此,應改採一種正式關係契約。研擬這類合約有五個步驟:奠定基礎、建立共
同願景、採用指導原則、讓期望和利益一致、建立制度。
2005 年,戴爾(Dell)選擇委由聯邦快遞(FedEx)處理硬體退回與修理的全部流程,而
當時這兩家公司擬定的,是傳統的供應商契約。這份一百多頁的文件,到處都是「供應
商應該」等字眼,詳細列出聯邦快遞的義務,並描述戴爾用來評量績效的數十種指標。
在近十年的合作期間,聯邦快遞實踐了契約記載的所有義務,但雙方對這段關係都不滿
意。戴爾覺得,聯邦快遞不夠積極推動持續改善與創新的解決方案;聯邦快遞則對那些
繁瑣的規定深感挫折,它們不但浪費資源,也迫使聯邦快遞必須依照限制嚴格的工作說
明來運作。戴爾採取一些做法來降低成本,包括在為期八年的合作關係中,曾三度另尋
外包,這些做法侵蝕了聯邦快遞的獲利。
到了第八年,雙方已經瀕臨破局。彼此都缺乏信任和信心,但也都禁不起結束合作關
係。戴爾換另一家公司合作的轉換成本很高,聯邦快遞也很難開發其他收入來源,以取
代這份契約的營收和獲利。這是一個雙輸的情境。
遺憾的是,這樣的故事並不是特例。企業了解,供應商是關鍵伙伴,有助於降低成本、
提升品質、驅動創新,而且領導人經常談論目標、風險與共的策略性關係的必要。但當
契約談判開始,他們又落入預設的敵對心態,以及訂定交易契約(transactional contract)
的模式。他們為每種想像得到的情境而苦惱,然後設法把所有事項都用白紙黑字清楚寫
下。他們運用各種契約條款,試圖占上風,例如,「權宜終止條款」(termination for
convenience)賦予一方完全的自由,可以在一段時間之後終止契約。然而,這些手法帶
來的安全感只是一種錯覺(因為雙方公司的轉換成本都太高,以致無法真正動用這類條
款),而且也會促成一些負面行為,傷害了雙方關係和契約本身。
我們主張,補救之道是採取一種完全不同的安排:以正式關係契約(formal relational
contract)具體說明共同的目標,並建立治理結構,好讓簽約各方的期望和利益在長期維
持一致。這項在法律上可強制執行的契約,從一開始的設計就是要促進信任與協同合
作,因而對高度複雜的關係特別有用,在高度複雜的關係裡,根本不可能預測每一種
「若是……會如何」的情境。這類契約包括複雜的外包與採購協定、策略聯盟、合資、
特許加盟、公私合營、大型工程專案,以及集體談判協議。愈來愈多大型組織成功採用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