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7 - 創新與創意
P. 47
10.執行長何時表現最好?
The CEO Life Cycle
詹姆斯.希特林 James M. Citrin , 克勞迪亞斯.希爾德布蘭德 Claudius A. Hildebrand , 羅伯特.史
塔克 Robert J. Stark
• 2019 年 11 月號(2019 全球執行長 100 強)
研究顯示,績效表現會隨任期而變化。
名列《哈佛商業評論》2019 全球執行長 100 強的高階主管,任期都相當長:他們擔任執
行長的時間平均為 15 年,超過 2017 年標準普爾五百大企業的平均值(7.2 年)。所有進
榜者,在職涯當中都創造了龐大的價值,但就像其他大部分的執行長,其中有許多位的
表現,也歷經了短期的消長起伏。這為董事會帶來一個為難的情況:如何分辨執行長是
處於一時挫折,還是面臨長期問題?該如何因應?這些執行長亮麗的職涯數字,可能會
形成另一個問題:一位成就優異的領導人,董事會要如何知道他卸任的時候到了?
關於執行長的績效表現如何隨著時間演變,現存資料非常少;執行長、董事和投資人,
通常以見聞、假設和經驗法則來填補這個知識真空。例如,當我們詢問執行長,這個職
位的理想任期是多長,許多人都提到平均七年這個廣為流傳的說法。當我們對董事做調
查,他們表示,一般來說,執行長應該在任職九年半之後離職,因為許多人認為,通常
在這個時點執行長的績效會進入高原期。為何會有這些預期?沒有人能提出具說服力或
有真憑實據的答案。它們只不過是習以為常的想法。
為了更了解領導人在任期內典型的價值創造歷程,我們展開所謂的「執行長生命週期專
案」。我們的研究團隊檢視 747 位標準普爾五百大企業執行長,追蹤他們在整個任期內
每一年的財務績效,並與執行長和董事進行 41 場深度訪談,討論他們的經驗(見邊欄:
「我們的研究方法」)。這項研究發現,執行長任內可能面臨的逆境和順境會呈現一個
令人驚訝的模式,並顛覆一些有關執行長任期和價值創造的常見觀點。例如,研究顯
示,有些董事會在一段可預測、通常屬於暫時的績效衰退之後,太早與實力堅強的執行
長分道揚鑣;然而有些董事會卻又對表現平庸的執行長容忍得太久。
了解這個模式,並了解績效可能會出現轉變的那些關鍵時刻,就能開啟董事會與執行長
之間的新對話。董事會若明白價值創造有哪些典型的階段,就能夠促成執行長負起責
任,在每個階段以最佳方式支援執行長,並思考組織如何維持成功不墜。對執行長來
說,這個架構有助於建立他們與董事之間的信任和透明度、管理期望、因應任內的不同
背景情況而調適,以及評估「『你是否仍是最適合肩負起未來任務的人?』這個極為困
難的問題」(這個問題是借用某位執行長的說法)。
很少有兩位執行長的任職歷程很相像。每位領導人都有自己的歷程,都要面對非常獨特
的環境。不過,我們根據任職年數來比較執行長的績效,而不是根據日曆年數來比較,
並綜合檢視個人歷程,結果發現了價值創造的五個不同的階段,許多執行長在任職期間
都會經歷這五個階段。
第 1 年-蜜月期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