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6 - 厘清若干关于净土宗的误解 覃亚湾编写
P. 156
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说:“若人不发无上菩提心,但闻彼国土受乐无
间,为乐故愿生,亦当不得往生也。”又说:“此无上菩提心,即是愿作
佛心;愿作佛心,即是度众生心;度众生心,即摄取众生生净佛国土心。
是故愿生彼安乐净土者,要发无上菩提心也。”
善导大师的回向偈明确的提到“发菩提心”,偈云:“愿以此功德,平等
施一切。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大师在《观经四帖疏》解释,唯有
先发起一个厌离娑婆、乐求净土的念头,才是发菩提心的起点。“唯发一
念厌苦,乐生诸佛境界,速满菩萨大悲愿行,还入生死普度众生,故名发
菩提心也。”
如果“发菩提心”是无关要紧的事,省庵大师也不会呕心沥血写《劝发菩
提心文》。大师开示:“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众生。闻佛道长远,不
生退怯。观众生难度,不生厌倦。”
藕益大师在《阿弥陀经要解》说:“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深信阿弥
陀佛,发愿往生净土,就是发菩提心。“愿生心”(渴望往生净土的心愿)
就是“菩提心”。念佛人不要因为发了“愿生心”却故作标榜说不用发
“菩提心”,制造不必要的误解,应该说“念佛人要发菩提心,发了愿生
心就是发了菩提心”。
菩提心是一个非常长远的心愿。在这一世发愿,未必一定是在这一世就完
成。就是因为在这一世办不到,所以才发愿求生净土学本领,学有所成之
后,才回来娑婆世界广度众生!修念佛法门,除了自己愿生净土之外,也
应该发广大心,感召众生(包括幽冥界的众生)信佛、念佛。往生净土的
目的就是要成就佛道,乘愿再来,利益众生,而绝不只是自己贪求享乐。
念佛者不应该忘失“菩萨道”,而是要注意“行菩萨道”的时间点。如果
其他宗派的修行者可以做到“先利他,后自利”或者“在利益他人的过程,
自己也获得利益”,念佛者应该随喜赞叹。净土行者认为本身应该优先处
理“脱离生死轮回”这件最重要的大事。念佛人认为“欲利他,先须自
利”,先往生净土,成就佛道,然后乘愿再来度众生。(在净土成为候补
佛位的等觉菩萨,等待时机去某个佛土填补佛位,或者先以菩萨的身份去
度化众生。)“先自利,后利他”并非“自私自利”,与“上求下化”没
有矛盾。
甚至天台宗(又名法华宗,因为它的思想体系源自《法华经》)宗祖智者
大师在一千四百年前《净土十疑论》就说:“我今无力,若在恶世,烦恼
境强,自为业缚。沦溺三途,动经劫数。如是轮转,无始以来,未曾休息,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