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 - James
P. 7

更具效率,Qian  (2005)  提出風險評價模型之系統性論述,並指出該

                   策略有助於提升投資組合之夏普比率,在不同市場環境提供更穩定的

                   表現,如徐婉瑄  (2023)  利用財報數據及  ESG  評級作為選股指標後


                   以風險評價模型建構投資組合及黃振祐  (2024)  利用三因子數據結

                   合外資持股比率變化及股價報酬的關聯性後以  Markowitz  平均數變

                   異數模型建立投資組合,實證結果顯示皆具備良好投資報酬且兼顧風

                   險控管。



                   3.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探討如何使用預測之現金股利殖利率結合台股三因

                   子解釋參數及基本面指標選出股票標的並形成投資組合,以實現良好

                   投資回報與風險控管,期望於平衡報酬及風險情境下,找到超越追蹤

                   大盤指數的元大  0050  的投資策略。本節將依序說明研究使用之資料


                   來源、使用之模型、模型變數及變數定義。本研究在研究流程部分的

                   第一階段,我們使用時間序列及橫斷面資料,以迴歸分析進行研究,探

                   討股價報酬率與現金股利殖利率之關係;研究第二階段,依據該關係

                   利用預測之現金股利殖利率來擬訂投資組合,以科學方法做權重配置

                   並將投資組合進行績效回測分析。





                   3.1  研究資料


                        本研究採用資料來自台灣經濟新報資料庫  (TEJ)  提供的台灣上

                   市公司數據資料,以各公司第三季財報公布截止日  (每年  11  月  14


                   日)  作為預測現金股利之基準。蒐集之資料數據包含股票收盤價、台

                   股三因子解釋參數、每股盈餘、股東權益報酬率、上市公司歷年現金

                   股利政策以及券商與投顧機構針對個股所發佈之預期每股盈餘。股票



                                                            5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