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6 - 107學年度長榮大學應用哲學系畢業專題發表會「向。哲光」
P. 196
一 、 哲學之性質、任務、範圍;討論存有的第一哲學(first philosophy)。
二 、 存有的本質與變化:提出形式才是本質的形質說(hylomorphism)及潛
能與現實的區分。
三、知識之關係及概念的運用:對範疇、概念、術語加以解釋說明。
目前對於形上學的範圍雖然不同見解,但大體上形上學之內涵不外下列五
項:
一、形上學把實在、存有、宇宙視為一個整體,並顯示出一致的圖像。形
上學是研究宇宙裡最普遍、持久的一些特性,如:存在、變化、時間、空
間、因果關係、本體。依這種意義,宇宙論可視為形上學之一支。
二 、 形上學是研究存有之所以為存有的根本原理,探討普遍存有而非個別
具體的存有。形上學也探討最終的實在,即實在的本身而非感覺、知覺所
經驗到的部分。形上學不僅探討各種事物存在的道理,更是研究各種事物
存在所依賴之完全獨立自主的存有。依這種定義,本體論、存有、第一哲
學皆可視為形上學。
三 、 形 上 學 是研究所有存在物之原因的 超 越 的 實 在 (transcendent
reality);依此觀點,神學可納入形上學的範圍。
四 、 形上學是研究精神性對象,這些對象不適合用研究物質之科學方法來
探討。簡單的說,實驗或經驗之歸納可適用於物性之研究,卻不是形上學
研究之主要方法。
五、形上學是各種知識體系的最基本前提、預設進行批判、檢討;依此定
125
義,形上學與知識論間有密切的關係,甚而有部分的重疊。
要了解形上學,首先要知道在早期的哲學思想中,有像柏拉圖所說,由感
觀得知的一切事物都是不真實,都是表象世界,而他推說世界的事物應該有一個
理型,即一個是表象,一個是才本體,所謂本體就是事物不變的本質。在形上學
125
形上學,楊龍立撰,2000 年 12 月,國家教育研究院。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