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02 - 107學年度長榮大學應用哲學系畢業專題發表會「向。哲光」
P. 502
算做的卻遠遠不只如此,他的終極目標其實是希望透過對歷史的深入研究來瞭解
其背後的基礎原則,並以此為探究人與社會、政治之間關聯的材料,蘭克批判黑
格爾的歷史哲學和強調歷史的客觀條件,並不是說歷史寫作不需要哲學思考,他
只是覺得歷史沒有發展的既定模式,也不認可從歷史裡找到任何哲學理論罷了;
蘭克僅是將希望將歷史學提升至等同科學的地位,絕無意將歷史學變成科學,因
此若單看見科學二字便將蘭克歸納為實證歷史主義的派別那便是淺薄的見解。
蘭克研究史實的方式是非常謹慎與嚴格的,其認為每段歷史過程皆是獨立
與特殊的,沒有共通適用於所有歷史的方法,因此研究每段歷史都必須要絕對的
嚴謹,以防出現作者的私心或從單一歷史以偏概全的謬誤,對蘭克來說,歷史本
身是不可能放諸四海皆準的,反過來說,除了上帝之外,更不可能存在一套理論
可以解釋所有的歷史,因此實際上來說,蘭克的觀點便是反啟蒙的觀點,他反對
理性、一致化的眼光;而主張將事物放在其歷史情境之中觀看。
也因為如此,在蘭克的史學研究中,絕對客觀的歷史詮釋仍是絕對必要的
一項研究基礎,我們必須要先有一個足夠客觀的歷史史實作為基底,才能夠繼續
進行後續的研究,我們得要區分瞭解的是,客觀並非就是指科學、理性的觀察的
方式,正如蘭克所強調的,客觀乃是一種超然的觀察,作者需要除去自己的固有
成見,透過「神入」來達到,且每一段不同的歷史就要有不同的「神入」;蘭克
史學絕非止於考證,仍以歷史史實為骨,並以研究所帶出的歷史意義來構成其宏
觀的歷史本體,從歷史史實的研究延伸到歷史背後意義的探討,這才是蘭克史學
的真正樣貌。
但觀察下來我們也不難發現,蘭克研究歷史的方法仍是有許多問題的,例
如我們是否真的該駁斥一切主觀的成見來研究歷史呢?對於歷史的研究真的有
辦法以文獻為基礎嗎?而主觀的歷史文獻又有怎樣的歷史定位與價值呢?這些
筆者將留待至接下來的章節與第三章進行討論。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