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5 - 退休3.0:高齡教育與高教轉型
P. 95
第二章
92 高齡教育的創新模式 - 樂齡大學的回顧與前瞻
堂均屬集中辦理(將所有的學習活動集中在五天辦理)的模
式;其後,教育部基於建立學習習慣之考量,於 2010 年將樂
齡學堂更名為樂齡大學,並將辦理模式由過去的集中式改為
分散式或稱學期制,引導承辦學校規劃 12-18 週的課程,讓
高齡者每週都可以進入大學校園,進行 2-3 天的學習,每學
期共計規劃 216 小時的學習活動。
為了更加瞭解高齡者對於「樂齡大學」模式之學習需求與
意向,以及完善規劃「樂齡大學」之操作執行層面,教育部
分析比較 2008 年實施老人短期寄宿學習計畫及 2009 年實施
樂齡學堂計畫之效用,並於 2010 年規劃「補助大學校院辦理
樂齡大學計畫」,針對曾參與老人短期寄宿學習或樂齡學堂
的計畫主持人或主要承辦人員,以及高齡學員進行三個階段
的調查。
第一階段,針對 60 歲以上、曾參與老人短期寄宿學習或樂
齡學堂活動之高齡者進行深度訪談,以瞭解其對樂齡大學之
內涵、學習主題、學習需求與學習偏好之看法。第二階段,
針對曾辦理老人短期寄宿學習或樂齡學堂之承辦人員進行深
度訪談,從大學的角度,瞭解其承辦經驗、行政流程、曾遭
遇之困境與解決方式等,藉以研擬未來大學校院在開辦樂齡
大學時的實際操作模式。第三階段,於訪談資料彙整完成後,
辦理 1 場共識會議,討論未來推動樂齡大學之示範點大學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