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0 - 第五卷
P. 180
第一篇商品和货币
贮藏的蓄水池,对于流通中的货币来说,既是排水渠,又是引水渠,因
此,流通中的货币永远不会溢出它的流通的渠道。 (95)
(b) 支付手段
在上面我们所考察的商品流通的直接形式中,同一价值量总是
双重地存在着,在一极上是商品,在另一极上是货币。所以,商品占
有者只是作为现存的互相等价的物的代表来接触。但是,随着商品
流通的发展,使商品的让渡同商品价格的实现在时间上分离开来的
关系也发展起来。这里我们只举出其中一些最简单的关系也就够
了。一种商品需要的生产时间较长,另一种商品需要的生产时间较
短。不同的商品的生产与不同的季节有关。一个商品的产地就是它的
市场所在地,另一个商品要旅行到远方的市场去。因此,一个商品占
有者可以在另一个商品占有者作为买者出现之前,作为卖者出现。
当同样一些交易总是在同一些人中间反复进行时,商品的出售条
件就按照商品的生产条件来调节。另一方面,某些种类的商品例如
(95) "一个国家要进行贸易,必须有一定数量的金属货币,这个数量按照
情况的需要而变化,时而增多,时而减少…… 货币的这种涨落,无需政治家
的任何协助,能够自行调节…… 两只吊桶交替工作:货币不足时,用金属块
来铸造,金属块不足时,把货币熔化掉。" (达·诺思爵士《贸易论))[附言]第3 页)
长期在东印度公司 146 任职的约翰·斯图亚特·穆勒证实,在印度银饰品仍然直
接执行贮藏货币的职能。"利率高时,银饰品送往造币厂,利率低时,它又恢复
原状。" (约·斯·穆勒的证词, 1857年《银行法报告》第 2084 、 2101 号)根据 1864年
关于印度金银输入和输出的议会文件 147 , 1863 年金银入超 19367764镑。在
1864年以前的八年间,贵金属入超 109652917 镑。在本世纪中,印度铸造的货
币远远超过 2亿镑。
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