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 - 中国教育史
P. 25

ࡆັྐğGBOOEVP  ࠆ౼۷؟    ॉ࿹ሧਘ



            新东方在线[www.koolearn.com]网络课堂课程配套讲义                                                                    中国教育史基础详解

            必要的,但法教不能代替全部教育,吏师也不能代表全部教师,可以说以焚书坑儒为开端的封建文化专制
            主义,扼杀了百家争鸣的学士风气,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使百家私学在全国范围内遭到了沉重打击,战国
            时代的百家争鸣至此宣告结束。

                 二、汉代“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
                 汉初统治者总结了秦朝速亡的教训,摒弃严刑酷法,汉惠帝四年(前 191 年),正式废除秦代“挟书
            律”,开放了民间学术活动;允许开设私学;改变了对知识分子的态度,奉行主张“无为而治”的黄老学
            说。“无为而治”十分适合汉初恢复生产、安定社会的需要,但是也容易导致放任自流和政府权威的削弱。
            到汉武帝时期,国力已基本恢复,统治者已有实力来整顿国政。同时,社会也面临着新的危机,“无为而
            治”已经不能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必须采取新的政策。于是,在文教方面,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在《对
            贤良策》中提出的三大建议,确立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
                 (一)内容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为确保儒术“独尊”,采取了以下几项主要措施:
                 (1)设五经博士
                  博士是掌管典籍簿册的咨政议政官员,诸子、术数、方技等都立博士。汉武帝建元五年(前 136 年)
            “置五经博士。”此后,博士的职位就只有被官方认可的儒家五经大师才能担任,其他学派虽然没有像秦
            代那样被明令取缔,但已不能取得官方学术的地位了。这一措施是“独尊儒术”的集中体现。
                 (2)建立博士弟子制
                 元朔五年(前 124 年)汉武帝采纳丞相公孙弘的建议,由朝廷为五经博士选置弟子,有固定的名额和
            选拔标准,并享有官方给予的待遇。这就是博士弟子制,这一制度的实行,标志着汉代太学的建立。
                 (3)确立察举制,以儒术取士
                 武帝时逐步确立了以察举为主的取士制度。在取士的标准上,则突出强调精通儒术和具有儒家伦理道
            德修养。以儒术取士,不仅为“独尊儒术”的推行和落实提供了保证,而且对士子进德修业具有鲜明的导
            向作用。
                 (4)视学制度
                 汉代帝王对最高学府太学非常重视,有时亲临太学视察,东汉时,视学成为一种制度,不仅要举行各
            种隆重的仪式,召集博士讲论五经,皇帝还要亲自宣讲,这些都为“独尊儒术”政策的推行起到了保证和
            促进作用。
                 2.兴太学以养士
                 通过兴办太学,政府直接操纵教育大权,决定人才的培养目标,也是促进儒学独尊的重要手段之一。
                 3.实行察举,任贤使能
                 汉代统治者为了适应日益庞大的官僚机构对吏员的需要,逐步建立和形成了一套选拔统治人才的制度。
            察举,即由地方长官负责考察和举荐人才,朝廷予以录用为官。
                 (1)察举的科目:常科和特科,其中,察举常科中最主要的是孝廉科。特科中有秀才、明经、贤良
            方正等科目。
                 (2)意义:察举设置之初,重视品行才绩,广开才路,不拘一格,选拔出不少济世之材,同时极大
            地促进了讲习儒经社会风气的形成和教育的发展。但察举是以主管官员的推荐为前提,根据声望取士,于
            是,士人便沽名钓誉,弄虚作假或者攀附权贵导致士风日下,察举不实,出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
            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的现象。

                 (二)评价
                 汉武帝所采取的文教政策,在本质上与秦始皇是一致的,都是要统一思想,巩固专制统治,但是手段
            和措施不同。秦始皇以“禁”为主,以暴力做保障,结果是将士人推向对立,丧失了统治基础。汉武帝则



                                                            25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