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 - 中国教育史
P. 33
ࡆັྐğGBOOEVP ࠆ౼۷؟ ॉሧਘ
新东方在线[www.koolearn.com]网络课堂课程配套讲义 中国教育史基础详解
(一)西晋的中央官学
1.完善太学的管理制度
(1)完善太学的考试制度;将学校教育与文官考试任用结合起来,以提高教育管理的控制能力。
(2)加强学生管理;首先,稳定学生来源其次,加强学校的教学管理;
2.增设国子学
西晋咸宁二年(276 年)在太学之外另立国子学,此后,各朝中央官学都是国子学与太学并立,以体
现“贵族士庶皆需教”的原则。这是我国古代于太学之外专为士族子弟设学之始,也是门阀士族享有特权
在教育上的反映。
(二)南朝宋的中央官学
1.四馆
南朝宋文帝元嘉十五年(438 年),下令在京师开设“四馆”,即玄学馆、史学馆、文学馆、儒学馆,
这是我国最早的分专业的综合学校,打破了经学教育独霸官学的局面,反映了当时思想文化领域的变化。
2.总明观
南朝宋明帝以国学既废,诏立总明观(东观),设儒、道、文、史四科,是藏书、研究和教学三位一
体的机关。与四馆相比,机构更完备,管理更完善,使原四个单科大学发展成为多科大学中的分科教学制
度,对隋唐的专科学校及分科教学制度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表明“儒学独尊”逐渐被“儒释道”并行的局
面所代替。
(三)北魏的中央官学
北魏明元帝时改国子学为中书学,归中书省管辖;太和十年,改中书学为国子学。为强调皇族教育,
北魏还建起了皇宗学。
(四)太学的改革(删除)
1.完善太学的考试制度;将学校教育与文官考试任用结合起来,以提高教育管理的控制能力。
2.加强学生管理;首先,稳定学生来源;其次,加强学校的教学管理;
二、隋唐学校教育体系的完备
自从汉武帝确立“独尊儒术”的政策之后,儒学定于一尊,促进了经学教育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
由于玄学、佛教和道教相继兴起,儒学一度衰弱。到了隋朝统一中国后,重新重用儒学,儒学又开始复兴。
(一)文教政策的探索与稳定
隋唐实行“尊崇儒术,兼重佛老”的文教政策,维护了文化的多样性,同时将儒家教育思想与佛老教
育思想交融,开始了向宋明理学教育思想过渡的阶段,对后世影响深远。为振兴儒学,采取了将孔子偶像
化,重用儒臣,统一经学等措施。其中,为统一经学,唐太宗时颁行《五经正义》,唐文宗时镌刻《开成
石经》,经过这两项统一经学的重大措施,使南北朝时期形成的南北经学归于统一,并一直沿用了几百年,
这是唐朝在经学方面的重要贡献。
(二)中央政府教育管理机构的确立
为了加强对教育事业的管理和领导,隋文帝时在中央设置了国子寺,内设祭酒一人,总管教育事业。
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设立专门管理教育的行政机构和官员,标志着我国封建教育已经发展到了能独立于
其它部门的时代,具有重大的意义。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