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1 - 中国教育史
P. 51
ࡆັྐğGBOOEVP ࠆ౼۷؟ ॉሧਘ
新东方在线[www.koolearn.com]网络课堂课程配套讲义 中国教育史基础详解
第六章 早期启蒙教育思想
复习指南:
(一) 本章知识框架图
早 公其非是于学校
期
启 倡导新的教育主张 日生日成的人性与教育
蒙 义利合一的教育价值观
教
育 漳南书院
思
颜元的学校改革思想 实德实才的培养目标
六斋与实学教育内容
想
习行的教学方法
(二)重要知识点:1.“公其非是于学校”与学校的作用
2.王夫之日生日成的人性论;
3. 颜元的漳南书院和实学教育内容;
一、倡导新的教育主张
(一)“公其非是于学校”与学校的作用
黄宗羲(1610—1695), 17 世纪伟大的思想启蒙家和史学家,代表作《明夷待访录》。他提出“公其非
是于学校”,即学校既是培养人才、传递学术文化的机构,又是监督政府、议论政事利弊的场所,对中国
近代资产阶级反对君主专制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
(二)“日生日成”的人性与教育
王夫之(1619-1692),其思想受张载的影响较大,同时继承和发展了传统哲学的朴素唯物论,并与当
时的实学思想家们遥相呼应,互相补充,形成系统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著有《船山遗书》。
1.教育的作用
(1)教育是治国之本
治理国家不外乎政治和教育,而教育是根本,欲要“安天下”当以“文教为重”,但教育的发展又离
不开政治,只有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才能“兴学校”;同时,教育的发展还必须以经济为基础,人民
“衣食足”而“天下治”,“乃可以文”,由此可见,王夫之不仅正确指出了教育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作用,
还认识到了教育的发展必须受制于政治和经济,这种认识弥足珍贵。
(2)教育对人发展起重要作用
王夫之主张“性者,生理也,日生则日成也”,即人性是处在不断变化发展过程之中的,提出了人性
“日生日成”的著名论断。由此可见,他反对“生而知之”、生来就善或恶的唯心主义先验论,认为人的
知识、才能和道德是后天学习的结果,从而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具体而言,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有三方
面的作用:一是影响人的“先天之性”,使其潜在的能力得到增强和发展;二是使人获取知识才能,形成
道德观念;三是革除因“失教”或教育不当而成的“恶习”。
2.教学思想
教学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教师居于主导地位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并提出具体的教学主张:
(1)因人而异,关键在于熟悉、了解学生;
(2)施之有序(循序渐进)
(3)学思“相资以为功”,即学和思是人们获得知识的两条途径。学,必须虚心,吸取前人经验以丰
富自己的学识;思,要不墨守陈规,敢于独立思考,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3.道德观和道德修养论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