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2 - 中国教育史
P. 52
ࡆັྐğGBOOEVP ࠆ౼۷؟ ॉሧਘ
新东方在线[www.koolearn.com]网络课堂课程配套讲义 中国教育史基础详解
(1)道德观的两个特点:
第一,主张“天理”和“人欲”紧密相连,“天理”存于“人欲”中,故反对理欲对立而主张理欲统
一,反对灭欲而主张节欲,是对宋明理学道德观念的批判。
第二,提倡不以“一人之私”而“废天下之公”臣子该不该尽忠,取决于君主能否为“天下之君”能
否为“天下所供奉”,表示他对传统的君臣之伦表示了异议,富有时代气息。
(2)道德修养:
第一,强调立志;第二,主张自得;第三,重视力行;
4.论教师
(1)“必恒其教事”即要求教师要热爱教育工作,乐于精心培育人才。
(2)“明人者先自明”,即教师自己具备渊博的知识,深刻领会了道理才能胜任教育工作。
(3)要“正言”、“正行”、“正教”,强调教师应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去教育和影
响学生,以扶世道人心。
(三)义利合一的教育价值观
颜元批判了传统教育中将义利、理欲对立起来的观点,并继承和发展了南宋事功学派的思想,明确提
出“正其谊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的命题,认为“义”与“利”两者并非截然对立,是能统一起来
的。“利”是“义”的基础,“正谊”、“明道”的目的,就是为了“谋利”和“计功”,当然,“利”必须符
合“义”。这种见解冲击了传统的禁锢,使中国古代对于义利关系的认识出现新趋势。
二、颜元的学校改革思想
颜元(1635—1704),清初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曾受聘漳南书院,代表作《漳南书院记》。颜元从
三个方面批判宋明理学,首先,揭露传统教育严重脱离实际的弊端;其次,传统教育的义利对立观;最后,
抨击八股取士制度。这是实学教育思潮的一个显著特征。
(一)“实德实才”的培养目标
教育要培养实用的人才,包括两类:一是“经世”的人才,即各级政府官员;二是“百职”人才,即
各种各样的专业人才。他强调百工农医在教育中地位,是教育思想的一大进步。
(二)“六斋”与“实学”的教育内容
颜元将漳南书院分为六斋:文事斋、武备斋、经史斋、艺能斋、理学斋、帖括斋(八股举业),教育
内容涉及兵、农、钱、谷、水利、火(冶炼)、天文、地理等各个方面,可见教学内容大大超出了理学范
畴,蕴含了近代课程设置的萌芽,这是颜元对中国古代教育理论最大的贡献。
(三)“习动”、“习行”的教学方法
1.学用结合(增加教学中的实践环节) 2.讲练结合
颜元的教学方法,虽忽视了知对行的作用,但强调接触实际,重视练习,是教学理论与实践的一次重
大革新,具有进步意义。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