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 - 重口味心理學
P. 21

A:是指誘發性的事件,即引發你情緒的事件。
         B:是指個體在遇到誘發事件之後相應而生的信念,即他(她)對這一事件的看法、解釋和評價。
         C:是指特定情景下,個體的情緒及行為結果,即你的所作所為、所感所受。   通常情況下,A會引起 C,就是
       說一個刺激會引發你一個相應的行為反應。但是 B在這裡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按照 A——B——C的順
       序,在 A作用到 C之前要經過 B的處理:我說你這事好就好,說不好就不好。因為 B是人們對於事件的看法,看
       法不同當然行為結果就會不同。
         例如:   丟錢(A),有的人認為太不幸了,太悲哀了(B1),他大為沮喪,神情落寞(C1)。
         同樣還是丟錢(A),有的人認為是好事,破財免災(B2),那麼他就會輕鬆釋懷,快樂如前(C2)。
         合理情緒療法中有一條黃金規則:像希望別人對你那樣對待別人!
         看看,果然很黃金,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問題。
         但是往往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相反的就是反黃金規則:我對別人怎樣,別人就必須對我怎樣!
         顯然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再上個小案例充分解釋一下合理情緒療法:
         事件A:失戀,女友離開自己和別人好。
         信念 B:我那麼愛她,可是她卻不再愛我,做出這樣的事,真是太不公平,太讓我傷心了。
         情結C:抑鬱和(對女友)怨恨。
         為了扭轉糾正這個錯誤的認知B,我們需要提出一個駁斥的D:
         ① 我有理由要求她必須愛我嗎?難道僅僅是因為我曾愛過她?
         ②我愛她是我自願的,她並沒有強迫我這樣做,那我有什麼理由強迫她?難道這對她公平嗎?
         ③她做出這樣的選擇一定有她的原因,我有什麼權力要求她必須按我的意願做事?
         ④如果我愛過誰,就要她一定一直愛我,那簡直是不可能的事。這種絶對化的要求真是太不合理了。
         好了,D已經把錯誤的 B駁斥到體無完膚,現在我們就要趕走 B,建立一個新觀念E:
         神經性貪食①每個人都有選擇愛的權力,她可以去選擇別人,我也可以有新的選擇。
         ② 不能希望我對別人怎樣,別人就必須對我怎樣。
         ③ 雖然互相愛慕、相守一生是件好事,但並非每個人都能做到這一點,這就要看各人的緣分了。
         ④感情上始終如一是值得讚賞的,但人的感情也會變化,不能要求事情必須按自己希望的那樣始終不變地發展下去。
         這樣想通後,你們說這個小夥是不是就已可以放下這段感情釋懷這份傷痛了。   每一個和我們愛過的人,當他們不
       再愛了選擇離開,無論當時分手的過程是平靜還是慘烈,事後我們都應該冷靜下來學會感恩,因為對方也是用他們的生命
       時光陪伴你走過了一段人生歷程,這條路上原本你是獨自一人的,而他們的降臨不管帶來幸福也好痛苦也罷,都是上天給
       予的禮物,因為從幸福與痛苦中你才領悟了人生真實的模樣……回到菲菲的治療:   A:自己身材胖或者僅僅是不夠骨
       感。
         B:
         ① 我必須保持我的體重,這樣我看上去對異性才有吸引力。   ② 為了有吸引力我必須看上去跟電視裡的模特一
       樣。
         ③ 如果不把食物清除到體外,我的體重就會增加,別人就會不喜歡我。
         C:神經性貪食的種種不良行為。
         那麼仿照上面小夥的例子,怎樣駁斥錯誤的 B,建立正確的 B,大家不妨開動腦筋試它一試?
         相信每個人都會做得很好,人人都可以是自己的心理治療師!   ………… 網友求助作者解答 重口味心理室診療記
       錄 ………………………………… 我有嚴重的神經性貪食症。我在偏僻的鄉鎮上班,男朋友在身邊,心情好就不怎麼發作,可是每次
       回到家待不了一兩天就發病。你說厭惡療法管用嗎?我身邊同事也有五個類似症狀,都是減肥弄得嗎?還是我們的職業基
       層壓力大?很是神傷啊。   世上沒有保證藥到病除的治療方法,厭惡療法是否管用,要看患者具體的情況和治療實施的
       專業和規範程度。
         另外,壓力是引發該病的原因之一。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說!天.堂




       第13章 正在消失的身體——神經性厭食(1)


         神經性厭食症的另一個關鍵標準就是:內心對身體形象的扭曲!   他們在鏡子中看到的自己和別人眼中的自己完全
       不一樣。在別人眼中的患者是一個憔悴的、生病的、餓得半死不活的虛弱的人,但在患者眼裡,卻沒有這些感受,有的只
       是覺得身上的哪些部位,比如說胳膊、腿或者是肚子應該再減去幾千克。也正因為這種扭曲的觀念,神經性厭食症的患者
       們很少主動求醫,一般是迫於家人或者朋友的壓力才選擇治療。   在當今社會,尤其是大城市中,還有人餓死嗎?
         其實,在所有心理障礙中死亡率最高的不是抑鬱症,而是看似不起眼的神經性厭食症!它有多不起眼呢?儘管它早就
       存在,但是很久以來都未引起大家足夠的關注,甚至一開始都沒有人把它作為一項單獨的心理疾病來對待。直到後來,越
       來越多的死亡病例出現,尤其是來自名人明星的,這才引起社會各界對它的重視。
         先看看來自我們身邊的兩個案例吧。
         案例一:
         女,21歲,待業,未婚。
         10個月前,這位姑娘面臨全國高考。當時的學習、精神壓力非常大,出現了消化不良、食慾差、胃痛、腹脹、便秘
       等症狀。高考後落榜,以上情緒及身體狀況變得更為糟糕。   一次,一位親戚來家中串門,無意間說到她的腿長得沒有
       她姐姐的好看。姑娘當場就氣抽過去,從此她每頓飯都要與父母談條件,賭氣鬧事,因為害怕變胖。並且姐姐要吃下她規
       定的飯量(通常都很多)後自己才會進食。儘管如此,姑娘的飯量還是遞減到每天兩頓,每頓只吃二兩主食。   一段時
       間後,她連主食也拋至一旁,除了少量巧克力和糖塊,不再吃任何食物。慢慢地她開始不洗臉不洗腳,因為擔心別人看見
       她在自我折磨下形神經性厭食銷骨立的肢體;身體非常虛弱,導致行動都出現困難,頓感病勢沉重,於是寫好遺書,向父
       母交待後事。
         此後的一天,她突然陷入昏迷,大小便失禁,血壓驟降,被送到醫院緊急救治。   經歷整整 4天的搶救才把她從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